close

建築學的教科書─建築學的14 道醍醐味

Textbook of Architecture for the People

 

作者:

安藤忠雄、石山修武、木下直之、佐佐木睦朗、水津牧子、鈴木博之、

妹島和世、田邊新一、內藤廣、西澤英和、藤森照信、松村秀一、松山巖、山岸常人

 

譯者:

林建華 等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20071004

 

當我手握著尺規站在桌邊時
莫非一定我得丈量桌子

難道有時我也不該檢查一下量尺?

維根維斯《哲學評述手稿》

 

本書透過14位專業者,以不同的領域角度觀察,透過文字去思考「建築」到底是什麼?它在歷史、文化、科學、設計與美學的領域內又將被如何詮釋。透過早、午、晚課來探討建築意象、功能與保存三個層面,讓讀者能夠對於建築有新的反思。

 

Lesson1 早課

1.          與建築邂逅─動盪不安的心
安藤忠雄


對於沒受過正規教育的安藤忠雄,他沒有前輩的指引與同濟間的相互交流,也無法得到客觀評價的機會,只能不斷的反問自己「建築到底是什麼?我可以對建築做什麼?」。

在西歐之旅中,站在正規體制教育框架外的安藤,得以用自身的觀點去體會建築所傳遞的訊息,發掘問題的根源而不被現有的觀念所束縛。廣大西伯利亞平原的「水平」與雅典衛城的「垂直」的強烈對比,讓他思考了建築如何對抗重力,而萬神殿的天窗如何戲劇性的利用光線點綴了建築,讓他思考如何讓闇空間與光對話;在周遊柯比意的創作歷程中發現到了柯比意在理性之外感性的一面。

對於安藤而言,建築概念無法從頭到尾保持一貫性,在各不同的階段反覆思考問答中會逐漸的改變其意志,讓形象得已明確的浮現。因此,面對不同的條件的設計案,唯有不斷努力的思考與創作,才能尋找到各自的解答。

 

2.          建築是優美的─技術與藝術的融合
佐佐木睦朗

「美」是無法被定義的名詞,他會根據觀看者的價值觀、時代、民族性與經驗而有不同的喜好,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好的建築是會讓人有愉快的心情與生活體驗。古典建築之美裡面,有兩種極端的看法。哲學家和辻哲郎在桂離宮論利用了桂離宮的極簡之美與日光廟的奢華裝飾作為比較,認為在同一時期,建築的美學意識也會因人而異。藝術(Art)在語原上有技術與藝術兩者的意義,而建築Architecture則代表總和技術之人,因此筆者認為建築之美亦能夠透過技術加以呈現。

在古典建築中所強調的是機能、結構與美觀,而巴特農神殿則透過了嚴謹的幾何學比例,透過結構產生令人震撼的美感。近代建築中經歷了工業革命,建築的專業分工與建築材料多樣的選擇,大大的影響的建築美感意識,以透過工程師所設計的艾菲爾鐵塔為例,透過機能與藝術之美慢慢融入巴黎的市景當中。而高第的聖家堂則是透過了高度的結構知識與藝術造詣完成與多技術與裝飾兼容並蓄的作品。密斯的玻璃鋼構築則是期望藉由比例與結構來表達非裝飾性的抽象美感。

因此在不同的時代每個人對於美的概念有所不同,但透過追求技術與藝術提升建築之美是所有人的期望。

 

3.          連結建築─多樣化展露人類豐富性的建築
松村秀一


筆者認為建築是種「連結」,所包含的層面包括了產業、環境與人、設備、世代與文化。

建築的過程中需要經過不同產業將各種原料重新組合,以富勒為例,為了實現輕量化住宅,他使用了飛機產業的鋁製品,因此透過不同的產業組合便讓建築有更多的可能性。

為了打造舒適的環境,建築便開始剝削了環境資源,為了改善對於環境影響,設計師開始思考建材與建築技術的改進,降低對環境的衝擊,產生與環境良好的「連結」。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產業與人口也會有所不同,在人群遷徙的過程中,建築往往還留在原地,因此建築的再利用延長了建築的生命週期及社會成本消耗。而各時代的建築表現也反映了建築技術交流,與在地文化的結合。因此建築是透過著與這個生活環境的連結,有著不同的反應變化才能夠持續的存續下去。

 

4.          建築是寬廣的─叢林的深處有著什麼
內藤廣

「社會製造建築,建築也成就社會。」因為生活的需求,建築變大量出現。在人口流動當中,也改變了社會結構,社會的基礎建設的管理成為生活環境是能能夠得以延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建築能所作的便是透過物理與心理層面的改善來適應環境的變遷,而這牽涉的領域非常廣泛。以木材為例,為了確保材料來源與生活所需,居民改變山林的植物種類,引此改變了生態品質,如過度砍伐所帶來的水土流失。在阪神大地震與京都條約的簽訂下,山林得以有限度的砍伐與保護,新的木構造技術進入強調了木材的美與實用性,重新進入了生活空間。而建築的廣度是無遠弗屆的,我們應該勇於邁步在這廣大的領域當中。

       

Lesson2午課

5.          建築是堅韌的─關於建築的「強」
鈴木博之


筆者透過地震對於日本建築業對於構造強度的看法,引出維楚維亞斯在「建築十書」所提出的建築三要素:firmitasutiltasvenustas,在日本被譯為強、用、美,「強」即便為構造上的強度;「用」則為機能;「美」則是設計所表現的美感。而筆者在比較各國對於「強」的概念時,認為除了結構上的強度外,也代表著建築的「持久性」。以日本作家鹽野七生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新潮社,2001)為例,古羅馬對於交通、水道等基本民生建設的要求,認為是「必須的大事業」,透過嘉惠百姓而建立帝國,對於「強」的概念應是透過堅固而耐用。因此現代建築除了在機能、美學、構造的追求外也應該要讓建築堅韌的佇立下去。

 

6.          感覺建築─為了微小場域的將來
松山嚴

筆者以消失的「嬉戲的場所」闡述現代社會因生活環境的改變,原有開放且親和的空間逐漸的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封閉又無趣的建築體。每個人一定都有感到舒服且喜歡的場所,若無視於微小場域的塑造,那在高大雄偉的建築也會如同監獄一般的受到排斥。建築師是將這些想像中的場所加以實現的人,為了設計各式各樣的建築物,便必須暫時變成各種職業的使用者,站在他們的角度設計出令人感到幸福的空間,即便是多麼微小的場域,透過一點點的影響也能為社會帶來希望。

 

7.          建築累煞人─建築師這一行
妹島和世


本篇筆者描述自己的事務所的經營歷程回顧。事務所日常的工作可大概包括思考如何蓋好建築、與使用者的討論與整合構想、圖面表現、監造管理建築物的生產,在面對各種技術問題時便必須要和各種不同的合作人員相互協調,因此建築師在光鮮亮麗的表面下是必須付出許多的努力去完成各種的建築案。為了使案件順利進行,在重疊的進度下仍必須找出空閒好好思考設計,拖著疲乏的身體也要冒險嘗試各種競圖,而能夠驅使他們的動力,便是委託人使用空間時那愉悅的笑容。

 

8.          建築是脆弱的─自然的力量是偉大的
水津牧子


建築物能夠站起,必也會倒下,大多數的原因不外乎是、火災、水災、風災、大雪、地震等。而筆者提出了幾點對策。

        風:

n   以防風林或房屋周邊林木來防風

n   減少屋頂的出簷,或降低出簷的高度以減少風阻

n   四個隅角做切角的處理等平面上的手法

n   高層建築周邊配置低層部,以導以風的流動

n   將建築物的中間層挖空,以剖面上的處理來導引風的流動

n   在預知有強風即將來襲時,暫時犧牲建築物的使用行為或改變使用目的,而採行因應的強風對策。

n   利用阻尼器或制震裝置可減少風所造成的搖動與噪音問題。


雪:

n   當積雪達到某個高度以上時,以人力清除積雪。

n   屋頂上的斜度處理

n   設置融雪裝置


水:

n   改變斜面的剖面形狀,排出地表水與地下水以減少斜面中的間隙水壓,以擋土牆與樁等結構物增加斜面之阻力,防止土塊落下。

n   構築堤防以抵擋洪水。

n   以防水板等來防止水進入建築物內。

n   防止建築物因地下水位上升而浮起。


火:

n   防止火災擴散蔓延。

n   減少可燃物。

n   將煙霧與熱所產生之災害降至最低。

n   規畫易於避難的建築物。

n   不使用會產生有毒氣體之材料。

在技術進步的現代,必須要回到基本面考慮各種影響,而建築物必須透過建造者與使用者相互努力才能達到最高性能。

 

9.          建築成為毒素─病態住宅症候群
田邊新一


病態建築的入侵

日本在戰後時代為了大量供給住宅,因此以工業化,低成本化的方式來新建住宅。以節能角度觀看時,高氣密性與隔熱性的建築有效減少資源浪費,但是大量使用化學污染物質逸散量高的建材時往往會提高室內化學汙染物質。日本政府所組成之健康住宅研究會中訂定了相關的建築基準發澤,並採用建材標章制度,讓設計者能夠正確選用建材。在住宅趨向氣密化之下,亦強制24小時的換氣功能。

建築外殼如同衣服,也可提供良好的呼吸功能,建築環境控制的研究,以分析環境條件與問題,透過良好的外層設計,減少耗能並提高通風能力,以提高生活品質,在高齡化社會的現代,健康的建築是建築師的必須所追求的。

 

Lesson3晚課

10.      探索建築─謎樣般的外國建築家
藤森照信


筆者認為,歷史學家所扮演的角色,在於發掘被遺忘的事蹟、揭露隱藏在背後的實情,並思索其中的相關基因,有如偵探一般探索事務。而筆者試圖找尋揭開日本近代建築史序幕的大人物─湯瑪士‧詹姆斯‧瓦特斯(Thomas James Waters),透過調查的方式逐漸還原瓦特色的生平,以及其影響並再現其建築原貌。

 

11.      拔刀向建築─重新看歷史、由歷史重新看
山岸常人


筆者認為,學習建築必不是為了成為著名的建築師,而是培養透過細膩的環境觀察與思考能力,並加以實踐。而筆者透過專業的建築史立場提出了幾點思考:建築的藝術性、建築的社會性、現代建築的非社會性。在歷史探究中,則必須思考時代的畫分、對中世時期開始的定論提出質疑、提出指標,透過挖掘史料與分析,對歷史做出質疑,對社會的風潮做出正確的判斷。

 

12.      可修復的建築─技術、心思與意志
西澤英和


筆者以建築修復角度,強調建築蓋不能單就蓋新的,更要有維修與保存的觀念。在日本是對於建築的概念是隨拆及建,壞掉即刻重建;反觀西方重視歷史傳承,因此對於先人留下的建築格外重視,沒有「耐用年限」的概念。透過「健康診斷」與「預防醫學」便可預防經年劣化的建材。而面對損毀的建築物面前「修復建築的技巧」和「知識與技術」,便是能否將歷史傳承下去的重要因素。

 

13.      詭異的建築─城垣、宮殿與原爆紀念館
木下直之


建築師與建築史家認為應該要要更加重視建築物:

n   建築物由誰所建造?

n   建築物以何種風格或形式被建造

n   建築物由哪些人使用?在這其中發生過什麼事?

n   建築物對其所在區域的景觀有怎麼的貢獻?

 

筆者以後現代思維,探討建築復「元」與復「原」的差異,木下認為復「元」是重回建築物竣工的當時,復「原」則是後世的擬仿再現,在了解與建築在使用前與使用後的意義之後,便能夠透過建築記錄了歷史的定位。

 

14.      與建築戰鬥─請自負之士喝杯魚腥草茶
石山修武


筆者透過回想自己在建築思維上的發展與轉向,來訴說建築業的甘苦。石山一一克服了各種每日的辛勞,痛苦、經濟與人際關係的問題,對於建築設計撇開世俗煩惱,只有用心思考,透過建築的創造與社會及歷史搏鬥,激發出更多的火花。

 

結論

        14位設計者及專家的透過不同角度對於建築重新省思,讓讀者了解了專業者對於建築的思維,並且能夠重新檢視自己的所擁有能力與想法,對於觀察這個社會與思維模式產生一點點變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ionar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