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選設計議題圖文寫作發表(一)
指導教授:楊裕富博士
學生:9633703 王錫安

後結構主義與建築

1語言學的轉化
在近代西方建築發展中,語言學的發展形成了近代哲學,進而影響到了建築設計。其中則以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影響甚鉅。

1-1結構主義興起
結構主義為二十世紀後半興起,由李維‧史陀確立主要的基本體系,成為主要用來分析語言、文化與社會的研究方法之一,後來應用了符號的功能,因此符號學也在此時刻真正受到社會的注目。
二十世紀,語言學家德‧索續爾便認為,語言,便是由各種元素所組成的相互關聯系統,使用者照著約定成俗的『習俗』將各語文的特色與關係加以流傳。
結構主義者觀察了自然與社會,並加以研究歸納,認為世界上各種現象之關係有大致的共同點,便是「結構」。他們認為各種社會文化現象都似為一種語言,可加以分析其內部構造而解是其意義,因此結構主義主要探討各種社會現象間的關係,而不是現象本身的性質,藉由客觀的分析,可尋找出事件中的「關鍵」。莊‧皮亞傑Jean Piaget認為,結構主義包含三個基本的觀念。

整體觀念─任何事物的結構皆按照組合規律有秩序構成的整體。

轉化觀念─任何事物結構中的各個部分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律來相互替換或改變。

自我約制的觀念─任何事物結構內部的各個組織部分都互相制約、互為條件,使結構具有守恆性和封閉性






1-2 後結構主義的取代
結構主義在學術舞台上活躍時,其中內部亦產生鬥爭,產生了後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以結構主義為前提但遠離其某些重要之宗旨,其認為結構主義者英雄式的用符號詮釋全世界,而他們則以戲劇性、反英雄式的拒絕如此詮釋,如同對結構主義的自嘲,並且始批判的正統批判理論,認為自身可詮釋各種文本的語言。後結購者認為符意可無限扮演,在尋找出結構之「關鍵」後推演出更多的新觀點。在後結構則出現了解構主義,他們將元素打散重組後賦予新意義。

2語言學之於建築設計
2-1結構主義與建築


東京銀座 中銀艙體大樓/日本代謝派,黑川紀章
利用了永久性的基本架構與可變性的臨時單元概念,讓建築在自有的規律中進行變化。


2-2後結構主義與建築


猶太人紀念碑 Peter Eisenman
後結構主義的主要思想內容之一便是對傳統哲學與文化進行批判,艾森曼將傳統理論的定義顛覆了開創了新的設計視野。

結論
在文化之中,我們可稱之為的習俗,便是一種使人類文化傳承的一種規律,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的自我主義高漲,開始想突破傳統找尋新契機,而就建築設計方面,除了也不時可以看到各種突破傳統的建築,這也許不像學者那樣猛烈的批判,而是在宣示著,這個社會有個一個規律,就是它不斷的在改變與進化。

參考文獻
高宣揚/1990/結構主義/台北/遠流
楊大春/1996/後結構主義/台北/揚志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ionar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